热冰
冷却的过饱和溶液,暂时处于亚稳态。当受到某些刺激(如加入一些固体的晶体或晃动使其产生微小的结晶)则此状态会失去平衡,过多的溶质就会结晶,恢复成一个适合此时温度的平衡状态(饱和溶液状态)。实验前溶液为无色透明,与水较其相似。而用沾有三水合晶体的小竹签轻触它一下,过多的溶质像水结冰一样*结晶,而结晶的同时会放出热量,故称“热冰”。
中文名
热冰
实验原料
过饱和溶液
实验原理
过饱和溶液受到刺激,溶质析出
注意事项
避免与皮肤及眼睛接触
状态(前)
无色透明的液体
状态(后)
白色晶体,还有少许液体
00001. 1 实验过程
00002. 2 实验原理
00003. 3 结晶后的晶体
00004. 4 其他实验
1、准备实验器材与原料:铁架台、烧杯、玻璃棒、三水(或)、水
2、将水和一起加入烧杯中,加热至沸腾【的溶解度很大,应按130g/100g(/水)的比例调和】
3、观察到液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膜即可停止加热
过饱和溶液实验(一)
4、放入冰箱或置于室温下待其冷却后,过饱和溶液制成
5、用沾有三水合晶体的竹签轻触其表面或投入三水合晶体
6、观察现象,发现液体自上而下地“结冰”了!
一定温度、压力下,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**过该温度、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,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做过饱和现象,此时的溶液叫做过饱和溶液。过饱和溶液是不稳定的,当往溶液中加入一小块溶质晶体,既能引起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结晶。过饱和溶液能存在的原因,是由于溶质不容易在溶液中形成结晶核心即晶核。因为每一晶体都存在一定的排列规则,要有结晶中心,才能使原来做无规则运动着的溶质质点集合起来,并按照这种晶体所特有的次序排列。不同的物质,实现这种规则排列的难易程度不同,有些晶体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自行产生结晶核心,因此,有些物质的过饱和溶液看起来还是比较稳定的。不同的物质形成过饱和溶液的能力,首先取决于分子组成。一般固态下含有结晶水(溶质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,晶体里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,这样的水分子叫结晶水。)的物质,其稳定过饱和溶液*生成,如铜、、代、等。
过饱和溶液比饱和溶液有更多的溶质,这种状态属于亚稳态。当受到某些刺激(ex:加入一些固体的晶体或晃动使其产生微小的结晶)则此状态会失去平衡,过多的溶质就会析出来,恢复成一个适合此时温度的平衡状态(饱和溶液状态)。所以它就要将这个温度以上的热量全部散发出来,于是就发烫了。观察结晶后烧杯中的现象,我们会发现烧杯中不全是固体,还含有少许液体。这个小瓶子里的固体就是“过多的溶质”,液体就是处于平衡状态的饱和溶液。
利用过饱和溶液我们还能做一个实验:
1、在桌面上撒少许三水合晶体
2、向三水合晶体上倾倒过饱和溶液
3、你会发现,它不再是液体,而是慢慢地立起来了!(与上一个实验原理相同)